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以案释法
两年三次起诉离婚 法官调解和平分手
  发布时间:2021-07-12 17:45:00 打印 字号: | |

近日,香洲法院成功调解一宗矛盾激烈的离婚案。一边是无法继续忍受的丈夫,一边是坚决不愿放手的妻子,香洲法院家事法官是如何化解恩怨纠葛,让双方和平分手的呢?


妻子患产后抑郁,丈夫两次起诉离婚未获准予

张先生与王女士是同学,两人相识相恋后结婚,并生育一个女儿。女儿的出生给张先生和王女士带来喜悦,但渐渐地,两人却因钱财、婆媳关系等问题出现感情裂痕,王女士还患上了产后抑郁症。20171116日,王女士驾车意图撞击张先生,导致张先生单位大门被撞坏,车内的女儿被吓得大哭,并从安全座椅上摔下。


20195月,张先生向湖南湘乡法院起诉离婚,未获准许。20204月,张先生向香洲法院起诉离婚。香洲法院当时经审理认为,王女士抑郁症长期未愈,且患有严重肺部疾病,也未准予离婚。


丈夫第三次起诉离婚,庭前多次调解不成

法院第二次判决不准离婚后六个月,张先生于20213月再次向香洲法院起诉离婚。


承办法官徐娟阅卷后发现,距离张先生第一次起诉被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分居时间已经超过一年,符合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但是,王女士长期患有抑郁症,目前病情不明,且她在前两次诉讼中坚决不肯离婚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如果简单一判了之,可能难以使她打开心结,处理不当甚至会酿成不良后果。


徐娟法官首先将案件委托给家事调解员进行庭前调解,同时向王女士提出,如有需要,法院可以为她安排免费的心理疏导。王女士表示,她目前不在珠海居住,不方便到法院接受心理疏导。她向法官哭诉称,她婚后为丈夫放弃了高校任教的工作来到珠海,生育女儿后又患上抑郁症,需要长期服药,体重从婚前的轻盈苗条一度增至170斤。她婚后曾经转了20万元给张先生,但是张先生在彩礼、礼金的分配上却没有把她当成自己人看待,什么都只听他母亲的意见。王女士认为自己为这段婚姻付出太多了,因此坚决不肯离婚,还表示“要同归于尽”。


徐娟法官先后委托了两位调解员进行庭前调解,尽管两位调解员做了大量工作,但王女士每次态度都摇摆不定,调解方案屡次改变,导致调解未能成功。


秉持耐心和爱心,化解感情纠葛

在庭审中,徐娟法官秉持严肃中立的态度,在充分保障双方权益的同时,也对双方不当言行及时批评制止。张先生第三次起诉符合民法典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且调解时王女士也对财产分割提出了要求,因此虽然王女士在庭审中依然坚决表示不同意离婚,但为了维护王女士合法权益,帮助双方一次性解决问题,徐娟法官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后,特意询问王女士,如果判决离婚是否需要分割财产,并同时询问张先生是否因王女士提出财产分割请求需要新的举证期限。在法庭调查环节,徐娟法官向双方询问夫妻感情相关问题时,张先生的律师两次打断张先生发言,意图代替他回答,均被徐娟法官及时制止。徐法官严肃告知律师若有意见可以在张先生发言结束后补充发言,但不能阻止张先生如实向法庭陈述案件事实。规范的庭审不仅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也感受到法律的关怀。


在法庭调解阶段,考虑到双方矛盾激烈,徐娟法官采用了当面调解与背靠背调解相结合的方法。背对背调解时,徐娟法官首先表示对王女士的理解和同情,缓和她的情绪,随后向王女士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离婚的相关规定,帮她分析双方婚姻关系现状等。王女士的态度有所松动,徐娟法官趁热打铁询问其对孩子抚养和财产分割有何要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调解和疏导,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孩子由王女士抚养,张先生每月支付3000元抚养费,抚养费每五年增长10%,直至女儿年满20周岁,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归王女士,张先生归还王女士20万元款项。


及时回应需求,心理疏导暖民心

然而,王女士在签收调解书后,却突然情绪崩溃,再次赌气表示要跟张先生“同归于尽”。


徐娟法官意识到,若要妥善了结这段不幸福的婚姻,王女士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调解书,更是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徐娟法官继续耐心做好案后安抚工作,为王女士和陪同朋友送上盒饭,并再次建议王女士接受法院安排的免费心理疏导服务。由于王女士常住地不在珠海,徐娟法官建议她通过视频方式与心理老师连线接受疏导。


听到这里,王女士的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她说:“不仅我需要心理干预,我女儿也需要,我一直害怕离婚后,我女儿怎么办……”原来王女士女儿因父母的矛盾争吵,一直缺乏安全感,经常躲在被子里发抖,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徐娟法官当即承诺,法院也会给孩子安排专门的心理疏导。王女士终于放下了那颗惴惴不安的心,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至此,这宗矛盾激烈的离婚纠纷圆满解决。小案件彰显大情怀,在家事案件审理中,香洲法院始终坚持为民情怀,通过“法官+司法辅助人员+社会辅助人员”的多层次专业化队伍,为每一位当事人“量身打造”配套司法服务。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开庭期间儿童托管、亲子会面、心理干预等家事审判司法延伸服务工作已常态化开展,为促进家庭矛盾化解、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香洲区法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