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某物业公司总经理马先生将一面印有“特邀调解为民解忧司法便民服务群众”的锦旗送到香洲法院,向特邀调解员郝亚彬表达谢意,并高度赞扬香洲法院调解工作。
因对物业公司不满,拒缴物业费达六年
该案是一宗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涉案房屋的业主张女士因对该物业公司不满,拒缴物业费达六年之久,双方矛盾僵持不下。据物业公司、居委会反映,该房屋一直由张女士的父亲老张居住,老张年事已高,曾动过大手术,情绪容易激动。承办法官研判后认为,该案争议内容明确,若一判了之既不能有效化解矛盾,也不利于维护和谐稳定。考虑到涉案房屋在梅华街道,承办法官便委托香洲法院驻社区特邀调解员郝亚彬做调解工作。
调解员多次沟通,终解开老人心结
郝亚彬接案后立即开展工作,她多次到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张女士父亲居住的小区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认真梳理双方矛盾焦点。经过调查,她发现纠纷的关键在于老张与物业公司、居委会、城管部门之间存在误会。为解开老人家的心结,郝亚彬多方协调沟通,联合物业公司、居委会、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老张家中,希望上门与老人沟通,安抚他的情绪。
最终,郝亚彬认真、踏实、执着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张女士,她接受物业公司提出的调解方案,并立即付清了物业费。老张握着郝亚彬的手说道:“没想到法院的调解员会亲自找我交谈,你是个好人,我认可你!”
这是香洲法院特邀调解员进驻社区工作室,整合司法资源,开展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2020年7月28日,香洲法院和梅华街道办挂牌成立全市法院首个特邀调解员驻社区工作室。该工作室立足鸿业社区,服务梅华街道,借助法院网上立案平台,依托“特邀调解员+网格员”工作模式,为基层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现司法资源和民间智慧的有机融合。目前,工作室已调解物业、劳动争议、相邻权等纠纷115件,接受居民法律咨询202次。
在全面总结“特邀调解员驻社区工作室”经验的基础上,香洲法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各镇街的交流合作,继续“筑点”“织网”“联动”,形成以点带片、连片成面的“一盘棋”布局,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专业、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